(二十七)、与政府机关对冲的住宅
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来说,住宅最忌与衙署对冲。住在与衙署对冲的住宅,一般都会精神压抑,生意破产,是非叠起,多灾多难。
辛巳年春,学员黄先生请我帮忙勘查他女儿的住宅。
这是一座五层高的楼宇,第一层作商铺,第二层作会客厅和办公室,三层以上作书房和卧房,设计颇具匠心,布局甚为合理,座落在繁华地带。但是,入住此楼以来,宅人都不顺利。起初之时,黄先生女儿得糖尿病,耗了好几万元;接着做生意亏本,开的商店不够两年即关门了;更严重者,女儿的丈夫吸毒嫖赌,屡被公安机关拘留罚款……后来,黄先生的女儿把此楼租赁给别人经营居住,但租赁方呆不够半年,连租金都没交清就走了。不用猜,房客亦是生意亏本,受灾惹祸的缘故!此楼为何如此之凶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市政府的大门正好向住宅的前门直冲过来,把宅里的气运冲破了。
这座楼宇,幸得前后两面都临街道。我建议宅主把前面铺门封住,把后门扩大改建为商铺门面;二楼以上亦改建,把纳气取向扭转过来,这样就把市府当作了楼宇后面的靠山,不仅化解了原来的煞气,还化煞为用。这样改造之后,黄先生的女儿一家重新入宅,重振旗鼓,恢复经商,两三年来都是一帆风顺,再也没有发生过凶灾。
根据统计,平民百姓的住宅与衙署靠得太近都是很凶的,但是,官家权贵不可同一而论。只要他们的楼房建造得够高大,即使和衙署靠得很近,亦不主凶。因为衙署是他们的办公之所,那些官员不是他们的同僚就是部属,绝对不是他们的官鬼!
这里再次强调,除官家权贵之外,平头老百姓建宅购宅万万不可和政府机关靠得太近,特别是不能和衙署对冲。如果已经靠近或对冲了的,最好能够退避搬走,以便防灾于未萌。
(二十八)、与庙宇对冲的住宅
在有些城市里,保留有完好的庙宇,而且香火旺盛,供奉的人很多。通过统计得知,凡是被庙宇大门朝对的住宅都是凶宅,座落在庙宇近旁的住宅亦是凶宅。这些凶宅使居住者的气运时起时落,或赌博倾家,或盲聋暗哑,或丧偶寡居。
我的朋友林先生,其住宅大门正好朝对佛祖大庙的前门,约100米远近。在毛泽东时代,林家的气运倒还行,因那时庙貌破旧,大门也常常关闭,无人烧香供奉之故。但是毛泽东逝后,形势发生了变化,佛祖大庙的香火一天天地旺了起来。特别是近年庙宇重修,雕檐画栋,飞角流丹,美仑美换;庙里金身重塑,流光溢彩,灿烂辉煌;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香烟缭绕,钟鼓整天鸣响……林先生的住宅正对着如此兴盛的佛祖大庙,自身的气运一天天衰弱,初时他做建材生意,亏损了几百万元,后来因搞股票,被套入了好几十万元,而且夫妻二人常遭天灾横祸,搞得心神不安。
一天林先生夫妻二人,泪流满面地来找我商量,说是欠了许多债务,不知如何是好,债主天天找上门来,实在难以应付……在充分权衡了利弊之后,我建议他们把住宅锁住,举家迁到外地谋生……林家搬迁已好几年了,他们时常有电话打来告诉我,说在外地混得还不错呢!
住宅除了朝对庙宇要致凶外,其次靠近神坛宗祠亦会致凶的。这种情况我见过不下百例。某市的一家祠堂,叫沈家祠。挨着祠边居住的一户人家亦姓沈。据说他们从开基始祖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几百年来,他们的人丁从未增多,代代都是三五个人,代代都是男人早丧女人受寡,而且贫穷得很,代代都以出卖体力为生……从风水的角度来说,祠堂的阴气太重,人若与它居住得太近,即受到阴气的侵蚀,使本身的阳气被削弱,这正是他们从来没有兴旺发达的缘故。
古书上说,庙前贫,庙后苦,庙的两旁出寡妇,这是几千年来的经验总结,是万万不可不信的。
(二十九)、住宅靠近学校主贫穷
一直以来都有“靠近学堂主贫穷”的说法。根据统计,除了教师和喜欢读书的文化人,住在学校近旁的人没有几个能兴旺的。即使偶尔有人发达,但维持的时间也不长久。
究竟怎样才算住得离学校太近呢?一般是指在住宅里能听到学生的读书声,上下课的钟铃声,以及放学时学生匆匆的脚步声,这才算是和学校住得太近。读书声是贫穷和销毁的象征,脚步声是侵害和冲击的象征。按卦爻的六亲来说,读书归父母爻,钱财归妻财爻,妻财克父母。可见,财源旺盛的地方,断然成不了旺盛的学校,相反,旺盛学校亦成不了财源旺盛的地方,因为旺盛的学校会对财源产生反克。故而,人若居住得离学校太近了,会受到这些反克力量的摧残,从而走向贫困。
我在青年时期遇到过一个叫亚陈四的人,他什么行业都干,有一肚子奸狡的生意经,整天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一天,刚好一个风水先生也在场,问亚陈四住宅的周围环境如何。他说他的住宅离市立的中学很近,天天可以听到学生的读书声和教师的讲课声,透过窗户还可见到学生翻弄着书页……事后风水先生告诉我,亚陈四永远都发不了财,因他家离学校太近了云云。果然过了二十多年,亚陈四还是贫穷得很,一家人都穿着打补钉的衣服。近来还听说亚陈四已经死了,是因患肝癌死的,死时不到五十岁。
但是,教学者和读书人的住宅不在此论。因教学者和读书人的职业气场、住宅气场与学校气场相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教师校长和读书人听着学生的读书声和嘈闹声不但不厌,反而亲切,甚至是一种美的享受!
有的人虽然不是教学者和读书人,但为了照顾孩子上学,特意搬到学校的近旁居住亦不在此论。因为他们的心志、气场暂时和学校相通。但等到孩子毕业离开学校以后,就要及时搬走,如果不走的话,是要走向没落的。
船家可以天天居在水上,渔人可以日日出没水中,而常人到水里游泳,不久即要上岸,如果不肯上岸,终要被水溺亡!人们在靠近学校的住宅居住亦是同样道理。
(三十)、住宅不宜和医院太近
城市里的大医院,天天有人出院,天天有人入院,天天有人病愈,天天有人死亡。病愈代表吉祥平安,世人往往不会太在意;但死亡或生病,代表不幸和悲哀,世人往往觉得恐惧和惊心。
调查研究发现,百分之九十的市民都认为住得离医院太近是不妥当的。医院的药水味,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哭喊声,都足以使附近的居民心情沉重,精神不安。人们的心情若不舒畅,精神若不开朗,即会有碍健康,有碍正常生活,甚至有碍事业的发展。
我的朋友朱老先生是诗人和作家,性格开朗,思维活跃。他的儿子是医院里的大夫,在医院旁边买了一套宽敞的住房,接朱老夫妻去住。朱老因天天看到别人生离死别,性格一天天地变得忧郁起来,思维也没有以前活跃了。他在这里住下后,从来都没发表过文章和诗作。他偶尔也动动笔,但写完了就往往塞到字纸篓里去。一天朱老请我到他家里叙旧,谈论中他告诉我,在医院近旁真住不惯,天天都看着人死,天天都听到悲天跄地的哭喊,真想换个清静的地方居住。他还拿出一些近作给我看,文笔倒还不错,但写的都是生离死别的事。我读着读着,不禁鼻子发酸,心里特别难受,回到家中,加上偶感风寒,还病了一场。
朱老的儿子是个孝子,我把朱老的心事端出和他倾谈,他便在风景秀丽的绿水山庄买了一座别墅接父母去住。朱老住入新的别墅以后,很快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性格又像原来一样开朗了,思维又像原来一样奔放了。最近他还发表了不少文章和诗作!
这里必须提到,医务人员的住宅不在此论,因为他们把生老病死看得甚为平常,他们的个人气场和医院的气场融洽。越多人光顾他们的医院就越能显示他们的医术高明,更会使他们财源滚滚,利路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