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发展历程 学院介绍 专家介绍 天运策划 天运预测 天运教学 联系我们 繁体中文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香港天运风水学院 > 风水新闻 > 正文
风水、政治,有关香港中银大厦多重寓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437940    更新时间:2008-7-10 【字体:

 

网易深度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报道之风水,政治,有关香港中银大厦多重寓意

地标建筑与普通建筑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地标应该作为城市中的建筑主角。它承载的不仅是其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城市的文化气质。而香港中银大厦,就是这样的城市地标。它和它的设计者贝聿铭以及香港一样,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混合体。再加上香港回归这样的历史背景,它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中银大厦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象征着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要让老殖民地的建筑相形见绌。贝聿铭说,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雄心”。

“你在这座大厦里工作一定很骄傲吧?”

十年前,1997年9月,在香港回归后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国际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年会上,国际上的同行们这样问黄少明。作为主人,这位中国银行(香港)公司的高级经济研究员总会把他的同行、朋友们带到中银大厦70层的“七重厅”观光,作为礼仪——这里并不对公众开放,只有获得邀请的人士才能来到这里,香港美轮美奂的璀璨夜景,在这里一览无余。

能在中银大厦的楼上看风景是幸运的,但作为风景的中银大厦,也同样给游客以惊艳。每晚8点,全球最大的灯光汇演:幻彩咏香江,让维多利亚港两岸超过30幢主要建筑化身成为声光交织的舞台表演,而中银大厦如花绽放的灯光尤为显眼,似乎在告诉游客:这里是香港的地标,这里是这个城市的标志,一如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东方明珠之于上海。

黄少明自然会觉得骄傲。他在这个大厦工作十多年,见证这座大厦和香港这座城市一起,显示出节节向上的寓意。

《南方都市报》特派记者 丰鸿平 香港报道 专题:南都深度香港特别报道

 

        建筑大师的骄傲

设计中银大厦对贝聿铭而言是延续父亲荣耀的机会,操作中他面临种种局限的挑战

1982年,已名满世界建筑界的贝聿铭接受了中银香港的邀请,来设计中银大厦。对于这个业务,贝聿铭融入了特殊的感情在里面。1918年,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如今,设计中银大厦对他而言是延续父亲荣耀的机会,而香港,和在香港长大的贝聿铭一样,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混合体。

“我还是个孩子时在香港呆过,和今天大不一样了。事实上,我最怀念的是当时咖啡豆的香气。六七十年前,我特别喜欢从山上走下来去学校,闻那股咖啡香。小的时候,经常去中国银行玩。我还记得老的中国银行,我小的时候常去,还有一个印度人拿着大枪站在门前,现在都改了,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大不相同了。”贝聿铭回忆他在香港时候的生活,和那个老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

对设计新的中银香港总部大厦,贝聿铭说:“我必须说,我感到骄傲,这是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之前他在中国内地的作品是北京香山饭店。在设计香山饭店时,贝聿铭获得了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罕见的权力:他不仅能够决定建筑的选址,而且仅仅为给饭店里一个小型水泥广场增姿就提出将云南石林230吨尖柱形岩石纵穿大半个中国运到香山,为追求一定的颜色和一定的直径,庭院铺地的卵石也是长途跋涉从山东运来,虽然北京也有鹅卵石。

但设计中银大厦,贝聿铭面临了种种局限的挑战。首先是黄少明所说的位置不好。地皮面积小,高架公路从三面把那里框死。更糟糕的是,二战时日军总部曾占领过这块地皮。许多香港人相信,那些受尽折磨的囚犯依然阴魂不散,在那一带作怪,这给贝聿铭的设计带来附加的挑战。在设计完成后,中银大厦也因“风水”问题而引来争议。

与香山饭店的大手大脚不同,中银大厦只有1.3亿美元的预算。而在不远处,汇丰银行总部大楼的预算资金是10亿美元,其大楼为香港的建筑获得了声誉,而贝聿铭必须超过它。

贝聿铭承诺说:“银行大厦的西洋派头将不比任何其他建筑物逊色。香港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有技术也有办法建筑一幢现代大楼。”

由于有香港回归的背景,中银大厦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中银大厦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中国银行在世界银行界显著地位的象征,它不仅要让老殖民地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相形见绌,而且还要象征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贝聿铭说,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雄心”。

1988年8月8日

中银大厦的封顶典礼挑选了一个被香港人认为是20世纪最吉利的日子

在香港这块不大的土地上,高楼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摩天大楼,要在这片水泥森林中引人注目,就需要大厦出奇的高。贝聿铭对高楼大厦并不热衷,尤其是在他刚完成北京香山饭店后。他承认,这是一个180度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层建筑中,大楼重量随楼层的增加而增加,楼越高,柱越粗。而香港经常经受台风侵袭,用于支撑建筑物重量的横向拉结条的标准是其他地方的两倍。“如果换一位不像贝聿铭那样敢于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在面临这种额外的负担和预算资金不充足的情况时,也许就满足于建造一幢标准的50层盒式楼。”《贝聿铭传》的作者迈克尔·坎内尔这样认为。

但因为大厦所具有的特殊含义,贝聿铭尝试了一切建筑的可能。

在闭门长思后,“贝聿铭请儿子山地把一根方形木杆沿纵向切开,做成四个三角扇面柱,再将顶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带把柱绑在一起。当贝聿铭滑动这些柱子,让它们互相分离时,在向上达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体积逐渐缩小、带有壁阶的塔状物出现了;在达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时又分别出现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状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继续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顶点。”迈克尔·坎内尔对中银大厦构想的形成做这样的描述。

在工程设计上,贝聿铭也做了大胆尝试。建筑的最高脊柱将整个建筑的重量分到四个角上,脊柱每到一个交会处就将重量分散到四周的分柱上,通过把重力引向外部,本来要用来重复横向加固的钢材现在可以纵向运用了,整个结构可以不使用任何内部支撑物。贝聿铭说,因为用三角形的关系,在钢条方面的重量差不多省了一半,省了不少钱。

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13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和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贝聿铭说:“如果我们不把结构表现出来,这幢楼就不会显得舒适。”

中银大厦从1985年开始破土动工,以每4天盖1层楼的速度生长,1989年落成,1990年5月17日正式启用。这座当时香港最高的大厦,全座由最简单的线条所组成,大厦最底的十多层是近乎正方形的,之后,往上向外的一面,向上斜斜延伸,另两边则向中央收窄,与向上斜伸的一面会合;再十多层高后,原来向内收窄的两翼,均向上斜斜收窄,因而使最上的十多层回复一个较小的正方形的建筑形式。而后再上就是几层高的双柱形的装饰、通讯、避雷多重作用的长杆形建筑。

它的外表线条简单明了,平滑的浅墨色及略呈银白色反光玻璃墙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コーチ アウトレット コーチ 通販 コーチ トート コーチ アウトレット coach 専門店 コーチトート シャネル 財布 シャネル 財布 シャネル 財布 シャネル chanel バッグ シャネル 財布 ヴィトンモノグラム ヴィトンバッグ ヴィトン財布 ルイビトン ヴィトン財布 ヴィトンバッグ ルイビトン mbt 靴 mbtシューズT ティンバーランド靴 コーチ シャネルバッグ コーチ 財布 ルイヴィトン Chanel バッグ バッグ シャネル バッグ シャネル 人気 シャネル バッグ シャネル バック シャネル バッグ シャネル コピー バッグ コーチ コーチ レザー グッチ バッグ グッチ 店舗 グッチ バッグ グッチ メンズ シャネル ホームページ グッチ 財布 長 財布 グッチ 財布 新作 グッチ グッチ バッグ シャネル 財布 コーチ 財布 マイケル コース ムートン ugg UGG 通販 UGG アグ ugg ムートン アグ ブーツ uggs Ugg 販売 Ugg ショ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