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如万马,奔腾而下,以葬王者
刘君苦习风水,注重峦头形局。读了几箱风水书籍,寻章摘句,废寝忘食,但却不懂实地寻龙点穴。他因此到我学院学习,我对他说道:“你既要有志于苦读万卷书,更要有志于行万里路。读透自然,参化玄机,你对寻龙点穴才能有所解悟,大自然是一本无穷无尽的大书。”
为了使他明白,我带他去参观闻名百里的古墓——观音坐莲。平时我亦带其他弟子登临,使他们大开眼界。
我和刘君先到观音坐莲的顶上观看来龙。来龙从数里远的高峰——棉被顶的山腰开始发脉,它以千百个水泡似的山包,犹如滚滚波涛,又似万马腾浪,铺天盖地,簇拥而来。龙脉约行数里,到较低处,即融集齐聚,搓作一团,俯伏抓颈,形成束咽之状过峡。过峡之处细如蜂腰,两边均有砂峰护卫。过峡之后,又形成数个硕大山包,如同串珠,步步登高,耸起龙楼凤阁。刘君心情激动,欣然赞叹:“我习风水多年,亦常游历,但从未见过如此有气势的龙脉!”我笑着答道:“其实你早就见过了。葬经写道‘形如万马,奔腾而下,以葬王者’,书上的万马腾浪图,正是这样的!”一语道破,刘君豁然开朗,立刻将古书内容融会贯通。
然后,我们从观音坐莲的顶上下来,走到穴场的墓地仔细观察:
昂观穴上圆浑,紫气升腾;徘徊穴下兜唇,自然舒卷;横看穴旁腮角,宽大荡开;细察穴下合水,交错有致。贴身护砂抱绕,重重叠叠,龙长虎短;大局砂峰卫固,虚实交错,虎紧龙宽。明堂非常广大,能容万马,星峰八方拱照,灿烂辉煌。前方瑞兽趋迎,堂气氤氲拂面,腹地江流屈曲,局势荡气回肠。最喜案外天边,广西一峰独秀,似举如椽大笔,倒写天上文章!
观看到此,刘君询问我,此墓葬于什么年代?历来发福如何?我告诉他,此墓葬于明朝末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繁衍至今的子孙有好几万人,历代都出武职将领,唯独文职官员职务不高!刘君追问是什么原因?我告诉他这是气运方面决定的,因起初造葬之时只得武运,欠缺文运。
最后,我提醒刘君,若要寻地葬亲,千万不可与名墓攀比,因为风水宝地可遇而不可求。不如随缘寻些普通吉地,乘时合运而葬,亦能发福迎祥。更不可借此之道,敛人钱财。做人应讲良心,否则必遭天遣!
古歌有云:
山中常有地花开,福地专由福主来;
福薄福厚天注定,不让时师乱取裁。
2、高处能取,低处可裁,自成一体,各有千秋
刘君勤苦学习,日月推移,进步良多。一日他对我说:“有的人在高山顶上造葬,有的人在山脚洼地造葬,是否都成福地,请老师指点。”
口头难以使其明白,我趁着假日,又带领着他,登上一座高山,勘看前朝明师黄鹤顺造葬的名墓,墓地名称通天蜡烛。到了山顶的墓穴一看,山脉来龙低于穴场,逶迤曲折,如腾细浪,到了结穴的本山,骤然拔高千丈。山顶宽大舒展,铺褥开毡,四周微微卷起,中间稍为凹陷,说是蜡烛燃烧的中心,十分相似。墓穴就在凹陷之处,我们站在坟心向外一看,脚下沟梁皆不见,周围高峰尽拱朝。穴位藏风聚气,如同高楼暖阁,山川钟灵毓秀,尽聚日月精华。我告诉刘君,此类属高山结穴,抛开水城,只取天局,如果乘时合运下葬,必主出人文笔清丽,性情高雅,但论钱财,略为逊色。
此后,我又带领刘君勘看一结穴在低山脚下的墓地,名叫孩儿沐浴。此墓的地形甚低,就在一方大水塘的边上。坟前水光滟潋,四周砂案高抱,铁桶一般,滴水不漏,堂局宽度仅有两箭之地。站在结穴之处不能看到外局,让人感觉如坐井中。
此穴正是我邻居的祖坟,虽为普通小地,但适逢旺运造葬,也使人丰衣足食,钱物尤厚。即使在公社化后的饥荒年代,我的邻居都不挨饿。甚至是十年文革动乱时期,那是遍地穷困的年代,他们亦有许多存款。但是他们不善交际,不重读书,死揽钱财,十分吝啬。
这些都是风水使然,真是神奇极了!